宜都市统一战线举办“政治领航·统战凝心”“四学四讲”活动
专欲难成网
2025-04-05 11:16:30
政策支持之余,光伏板块上市公司业绩的逐步改善也成为机构关注的重要因素。
2021年是我国光伏补贴退坡的一年,加上平价上网时代来临,我国光伏行业也宣告进入市场化,市场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最终驱动力。在这种背景下,光伏企业降本增效成功与否关于到企业的存亡。
但也应该注意到,目前光伏产品的出口比例较高,如果贸易保护主义越演越烈,产品出口可能受到影响。2020年初,欧盟率先立法确定了2050年实现地区碳中和的总体目标。碳中和政策力挺,光伏迎爆发近两个月以来,我国政府反复强调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给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的历史性承诺。新能源汽车这两年站在了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趋势的一大风口上,这个新兴行业正是全球走上低碳甚至是无碳世界的重要一环。随硅料成本的大幅下行,晶硅电池组件成本大幅下降,成为太阳能电池中的绝对主流。
在中国之后,日本和韩国亦出台了碳中和目标,其中韩国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日本将利用太阳能的作用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海外市场的复苏,使我国光伏组件领域的头部企业受益较大,在2019年,东方日升(300118-CN)出口额同比增长近95%、晶澳科技(002459-CN)海外组件出货同比提升13.3%;隆基股份(601012-CN)今年上半年的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2.5%,天合光能(688599-CN)、阳光能源(00757-HK)等其他企业海外出口额亦有不错增长。晋能科技的HJT技术在发电效率、可靠性等多个方面再次获得第三方国际机构的权威认可,这将为晋能科技进一步推广异质结产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晋能科技首批M6异质结组件已应用于青海一竞价光伏发电项目。今年6月,晋能科技二期100MW异质结项目顺利投产。目前,采用M6硅片,结合MBB、半片技术的晋能科技最新异质结组件,正面功率可达到510W,而基于93%的双面率,综合功率可达到570W。近日, 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晋能科技)宣布,公司全新升级的异质结组件成功获得TUV北德认证。
高效率和低度电成本是光伏产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重要目标,而具备高发电能力、低度电成本、工艺简单、低衰减等多项优势的异质结,备受光伏市场青睐。晋能科技也在研究异质结与IBC、钙钛矿等技术进行结合的可能性。
作为异质结领域的拓荒者之一,晋能科技早在2017年就已实现中试线投产,并一直通过优化硅片、制绒、清洗、金属化等工艺流程,使异质结产品效率和良率均得到稳步提高此次入选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是对晋能光伏技术创新研发能力的肯定,为公司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也将助力晋能科技未来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实力。近日,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认定山西省第二十四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通知,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晋能科技)全资子公司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晋能光伏)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入选山西省第二十四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凭借在光伏技术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及高效可靠的产品,晋能科技此前已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并荣登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新能源科技创新企业50强等权威榜单,企业实力得到印证。
作为山西省大型国有控股光伏制造企业,晋能科技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技术迭代的核心战略,用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进步,销售足迹已遍布全球。在晋能科技的有力支撑下,晋能光伏通过持续的产品开发、工艺优化、精益生产改进,实现了产品指标的行业领先在晋能科技的有力支撑下,晋能光伏通过持续的产品开发、工艺优化、精益生产改进,实现了产品指标的行业领先。此次入选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是对晋能光伏技术创新研发能力的肯定,为公司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也将助力晋能科技未来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实力。
近日,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认定山西省第二十四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通知,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晋能科技)全资子公司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晋能光伏)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入选山西省第二十四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凭借在光伏技术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及高效可靠的产品,晋能科技此前已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并荣登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新能源科技创新企业50强等权威榜单,企业实力得到印证。
作为山西省大型国有控股光伏制造企业,晋能科技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技术迭代的核心战略,用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进步,销售足迹已遍布全球亚硅在申请IPO募资15亿,扩产6万吨。
多晶硅供应趋紧到2022年缓解,特别是2022年下半年开始进一步向低成本的五大厂集中,有两家的扩产值得关注:通威的永祥在乐山、包头、保山相继扩产,11万吨产能均在2022年释放,通威以氢化技术领衔、控制投资成本、内部精细管理见长,团队斗志空前爆棚。另盾安环境在内蒙巴彦淖尔1.5万吨已经投产,预计2021年新增1万吨产量,东方日升收购为内部供应。除以上五大,国内其他三个万吨项目和两个3000吨项目的供应量延续到2021年,只减不增。2021年供应增量不大,但需求增长加快,隆基、中环、晶科、无锡上机等都根据硅片产能的释放节奏协议锁量。东方希望二期项目已经投产,2021年如能稳定提产,有万吨以上增量。保利协鑫徐州基地有2万吨颗粒硅增产计划,估计会占用棒状硅的原料,增颗粒硅相应减棒状硅,是为优化用电成本。
而四家主要硅片企业2021年仍然不同比例的硅料缺口。新扩产项目 3.5 万吨,2022年一季度开始释放。
另外的10-20%淡季可能短暂下探7万,紧张时冲高10万。新疆项目拟扩2万吨,如顺利2021年贡献万吨增量。
新特能源两个3.6万吨产能已经释放,2021年没有新的投产。硅业分会监测上周多晶硅价格已止跌在均价8.2万元/吨。
通威今年产量9万吨,2021年持平。多家市场人士预测2021年价格会在8-9万元/吨波动,主要是80-90%的协议交易。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数据,四季度国内多晶硅月产量已经恢复到3.5万吨,11月份进口量仍然维持在8千吨。四川,内蒙,云南基地扩产项目才开工,要2022年开始释放。
国外瓦克德国基地,韩国OCI马来西亚项目等供光伏用料年产量10万吨。协会预计今年全球可用于太阳能用的多晶硅48万吨。
从各家公布的投资计划看,2021年增量不大,多晶硅供应整体趋紧。当然几个大单在2022年之后放大比重,2021年能锁定的总量有限,有研究者估计五大主要多晶硅企业除零散销售为主的东方希望和部分自用的保利协鑫,其他三家大户已经签出80-90%。
2021年OCI韩国基地继续停产,则无新增供应量。亚洲硅业现有2万吨满开,新的3万吨项目已经开工,预计2022年释放产量。
亚洲硅业3万吨项目已经开工,都知道股东是施正荣博士,但不知道在青海项目现场埋头苦干十几年的王体虎博士,已经培养了稳定的团队,青海西宁这项目不仅电力优势,而且在渣浆处理回收为标志的能耗料耗指标控制,在安全无事故,稳定长周期运行方面为行业典范。大全新能源预计今年产量7.5-7.6万吨,2021年略增到8万吨。四川颗粒硅项目投产计划在2022年之后多晶硅供应趋紧到2022年缓解,特别是2022年下半年开始进一步向低成本的五大厂集中,有两家的扩产值得关注:通威的永祥在乐山、包头、保山相继扩产,11万吨产能均在2022年释放,通威以氢化技术领衔、控制投资成本、内部精细管理见长,团队斗志空前爆棚。
而四家主要硅片企业2021年仍然不同比例的硅料缺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数据,四季度国内多晶硅月产量已经恢复到3.5万吨,11月份进口量仍然维持在8千吨。
新特能源两个3.6万吨产能已经释放,2021年没有新的投产。国外瓦克德国基地,韩国OCI马来西亚项目等供光伏用料年产量10万吨。
东方希望二期项目已经投产,2021年如能稳定提产,有万吨以上增量。2021年OCI韩国基地继续停产,则无新增供应量。